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高端访谈正文

张继禹:把道家文化精神与现时代文明结合起来

www.chinarushang.cn  中国儒商  作者:汪林

记者: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该如何弘扬道家优秀文化中的精神?

张继禹:现代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在其《论道》一书中说:世界上每一文明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都有它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精神原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可以说,“道”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核心理念。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人格理想、思维方法、审美情趣以及民间习俗,无不深受道的教化和影响。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至上理念“道”的阐发和弘扬,贡献巨大,并在传承中华悠久文明、凝聚华夏民族精神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阳真人在《重阳全真集》曾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并说: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可以说,一“道”通三教,一个“道”字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根本信息。故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说:“中国人如果没有道,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道对培护民族文化根基有着巨大贡献和影响。

首先,我们要弘扬道教,就必须正确确立道教在现代文明社会的生长点,也就是认清道教生存和发展的现代社会基础,摆正自己的位置。道教之所以立教行教,根本宗旨在于济世度人,这就要求我们适应世时的变化发展、理解现代人的文化意识,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否则,济世度人便失去了对象,虽有阐道之心、弘教之志,但由于走不出因循守旧、僵化闭塞的观念束缚,将自隔于现代文明社会之外。当然,不切道教实际或背离教旨而一味地追新出新,也是于教于世无益的。

其次,道教传统是历史形成的,其内容包罗万象,每一种传统又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于传统,我们既存在一个如何理解的问题,也存在一个如何扬弃的问题。理解当以辨识常道与可道、教理与教迹的关系为基础。道教有自己的根本义理和内在精神,这就是太上所说的“常道”;根据这个“常道”建立起服务社会人类、济世度人的教化学说,及因应历史现实而形成的教戒、教仪、教法,便是“可道”。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道教传统,则可从道教丰富的传统内容中,把握住其不变的宗本。换言之,“常道”作为根本教理和内在精神是不变的,“可道”作为行教方式是因应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变化的。明确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辨别道教的哪些传统是优良的,是应该发扬光大的;哪些传统是结合于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随着时代文明的演变是应扬弃或革除的。

最后,道教传统与现代文明,既有历史性的差距,又有价值性的结合点。历史性的差距是由社会文明发展的阶段性造成的。长期以来,道教因循保守而停滞,在很大程度上未能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进行自我更新和发展,缺乏创造力,这是毋庸讳言的事实。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差距,并通过努力予以克服,无须遮掩回避。价值性的结合点,则反映出道教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必然关系,也可以说是道教在文明中的生长点。通过教内外各方面学者的研究,道教对于现代文明的重大价值,日益为世人所认识,尤其是它站在“常道”宇宙观的高度上,看待人文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培育返朴归真的精神人格等等,都是激发现代文明健康发展的源泉活水。正确认识道教的内在价值,把握现代文明的时代特质,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完成弘扬道教历史使命的契机。

记者:您说,道教重视人文与自然的关系,那么我们如何发扬道教这一精神,从而保护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

张继禹: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道教看来,人与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就是道。《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内丹学家张伯端《悟真篇》阐释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世间的一切皆由道演化而来,万物皆以道为源泉和存在依据,都分享了同一个道。

道教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本来如此的、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自然状态是事物的本真状态,人们应该尽量随顺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不要以人力去强行改变。《道德经》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人的主观意志往往不符合客观规律,一旦轻举妄动,就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就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顺应自然而不违背自然呢?道教提出的方法就是无为。所谓无为,并不是消极地不作为,什么事也不做,而是依自然而为,依循事物的内在本性和发展规律,根据客观条件采取适宜的行动,以无为的态度去为。李约瑟指出:“‘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亦即不固执地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这一见解可以说是深刻地把握住了“无为”原则的真实含义。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自然界是按照自身的本性运转的。为了取得自然平衡,总是通过相辅相成进行调节,形成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统一整体。既然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如果把人为的因素强加到自然中,就必然使自然失去平衡,引起各种不良现象。例如,在一些地方,牧民为保护羊群,组织猎手把狼捕杀光了。由于没有了狼,兔子等小动物就大量繁殖,有把草原啃光的趋势。这一事例说明,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往往会诱发连锁反应,有时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随着世界生态危机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由工业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它还与某些世界观、价值观和知识体系有着深刻的联系。古老的道教教义完全可以用来补益世界上现行价值观念的欠缺。

对一位普通的学道者来说,从行为上要做到少私寡欲与适度消费,从心态上要宁静致远。

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的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修真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之所以短命,是“以其生生之厚”,即放纵嗜欲的结果。因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的寡欲观。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于俗间都无所欲”,“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道教的少私寡欲思想,对于我们树立适度消费观念,以更好地保护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宁静才能致远,宁静才能虚明,宁静才能正心,宁静才能复命。《道德经》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清静以为天下正”。《南华经》则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静可以去躁,使人心达到平静,使环境清新宁静。

现代社会中痛苦的主要来源是心理的失衡,浮躁的心境使人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云淡风轻后才会显露风景之秀美,平心静气时才能与灵魂对话。有人曾说:“越是宁静的水面,越能映照出四围的景色和满天的繁星。”人们若能做到使内心平静,不仅能更好地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也能更好地致力于宁静生活环境的营造,从而维护好我们生存的人居环境,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安宁与幸福快乐。

记者:您的道家风范和道学修为在海内外道教界和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您却说自己“我很简单”,这是为什么?

张继禹:我们知道“简”的相对语是“繁”,人生在世的根本其实不是“繁”而是“简”。简就是要“简易”、“简约”,就是抓住主要的本质的东西。简的原则就是要少思、安闲、轻松。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时曾总结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或可说是对道家从简精神最合适的概括。由此一来,从简便成为道教应物处事的重要指导思想。“至道不繁”,从简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个轻松的心情,相互交往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机关和算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这也是我的处事心态。

司马承祯说“简则益生”。也就是说从简而行才能健康心身。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坐忘论》中说:“夫人之生也,必营于事物。事物称万,不独委于一人。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识事之所当,不任事之非当。任非当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弊于形神。身且不安,何能及道?是以修道之人,莫若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并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自致亡败。静而思之,何迷之甚。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是故,于生无所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之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财有害气,积则伤人。虽少犹累,而况多乎。若处事安闲,在物无累者,自属证成之人。”以简处事,一是要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二是要明白什么是无益于生的;三是要安闲无累。对于如何做到以简处事,孙思邈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保持了这“十二少,即守住了生命生存的根本。由此可见,简单生活即由心灵的虚闲开始,抛弃一切牵绊,让思想自由地飞翔,与“道”同游。日常生活也应是以简易为好,天天美味大餐于身体也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生害,诚如司马真人所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

从简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崇俭抑奢”,这也是道教的传统美德,太上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俭”,即节约,这其中包括对物质追求的节制和个人贪欲的抑制。老子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和个人私欲。节约而不奢侈,收敛贪欲,甘于恬淡,顺乎道义而有所节制,乃是俭之德。

记者:您倡导“生活道教”的新思想,现代人应该如何去做呢?

张继禹:在道教看来,“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它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南华真人说:目击道存。具体来说,“道”就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道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密切联系,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发展的根基,是世人美好的精神家园。由道而演教,道教的许多教义学说,不仅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能对我们现实的生活以重要启示。当代著名学者卿希泰教授曾说:道教文化并不是一种远离尘世、与世隔绝、和现代生活没有关系的文化,恰恰相反,它的许多思想对当前的现实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的甚至还可以说是一种匡救时弊的救世良方,对于当下社会文明建设也很有参考价值。

第一,要躬行孝道,尽忠报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忠则是孝的扩充。忠孝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内容。学道之人也必须力行忠孝,这是学道的基础。“二十四孝刻石于宫观中,提醒世人要尽孝善待父母,传扬中华传统美德。道经中说: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欺心不正则无从言忠,忠就是要忠于自己的良心,忠于自己的心君;孝就是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并以此爱心去爱自己的亲人,爱所有的人,最终达到慈爱一切。

第二,为人学道要诚信为本。诚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修身、立业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和道德规范。“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立身立业,只有做到“诚”,才能有所“成”。“信”即守信用、讲信誉。大道始末,以信为归结。有“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之名句。诚信就是要不欺诈不妄言。道教历来强调,诚信既是学道修道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太平经》要求人们“内外为一,动作言顺,无失诚信”。《老子想尔注》说:“人当常相教为善,有诚信。”如果人人都能讲诚守信,这样社会就会太平,人与人之间就能和睦相处。

第三,存好心莫诽谤嫉妒他人。人往往以我为主,容易对他人产生嫉妒之心,更容易出于各种原因妄自诽谤他人,这是人性由淳善走向不善的开始,发展下去会生出仇恨之心,使人走向邪恶。诽谤、嫉妒都是不光明的做法,道教在戒律中特别强调不嫉不妒,不憎不恨,要乐人之善,成人之美,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见、不自是、不自矜、不自伐,修斋正心,以清静心而弘大愿。

第四,要有慈爱之心,慈心于一切。中国民间有很多救人救物得善应的故事。道教神仙“药王孙思邈,不仅医道济世救人,还施慈心于动物。道教经典《度人经》有一句口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仅要“度己”,而且要担负起“度人”的社会责任。“度人”的内容很广泛,统而言之是要行善积德,济世利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道德经》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为什么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完善呢?助人者,人亦助之。做了好事,心情舒畅,没有烦恼,做起事来得心应手,事业会越来越发达。

第五,要积善以立功德。《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西升经》说:“积善善气至,积恶恶气至。积善神明辅成,天道犹佑于善人。《太上感应篇》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也就是说,积善行善才能获得吉庆,才能得神灵的护佑,才有希望修炼成仙,功德成神。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