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文化探索正文

方俊吉:企业永续发展的关键

www.chinarushang.cn  中国儒商  作者:方俊吉

“文化”(Culture)是族群为追求生存与发展,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经长期共同努力所创造、经营,而综合展现于日常生活上的成果。它包涵了:食、衣、住、行、育乐、政治、经济、学术、宗教、艺术…等,内容与表现的形式。换言之,“文化兼具了精神文明(Spiritual civilization) 物质文明(Material civilization)两方面的成就族群而言,“文化”代表着群体社会生活的格调”。“族群文化”的良窳,不止决定着人们生活的质量,甚至于关系着族群的盛衰及存亡。“企业是由企业主员工所组合而成的群体。所谓“企业文化”的形塑,除了“办公处所、生产场域、机具”等硬设备及布置之因素外,企业主的“创业宗旨”、“发展方针”、“前瞻视野”,与成员的“组织、管理”模式、“研发、产销、客服”之策略,以及员工的“向心力”、“敬业精神”等,无一不是决定企业文化”优劣的重要支柱。“企业文化”非但影响着整体企业的“形象”,左右其社会的“信赖度”,同时,也是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及其能否永

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故,不论任何企业,建构其优质的“企业文化”,确实是一件刻不容缓的要务。

一、所谓儒商”文化的孕育与衰微

中华民族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更创造了丰富而优秀的文化内涵。自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奠定了中华文化注重“人文精神”特质的基础。其后,孔子、孟子起而绍承尧、舜以降,至于周公之古昔圣哲的智慧与经验加以光大,而建构了以“人”为本,并教导世人在生活中体现“伦理”、“道德”的“儒家”学术思想体系。两千多年来,儒家的学术思想,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与学术的主流核心。在此优良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传统的商家、企业,长久以来,多能秉持儒家所倡:“诚信为本”、“见利思义”、“取之有道”、“和为贵”…等,“务本尚德”之精神。于是,在商贸的行为中,多普遍标榜:“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一诺千金”、“和气生财”…等精神特色。无形中,孕育出所谓“儒商”优良的传统文化。

然而,中国由于长期在封建的体制下“闭关自守”,乃形成了“安于现实”而不思“与时俱进”的心态,导致近代以来严重的官僚腐败,国家积弱不振。放眼西方,自十八世纪中叶的所谓“工业革命”之后,生产技术与产能突飞猛进,从而也突显了注重“速度”与“效率”的精神,部份国家也随之而大幅提升其国力。于是,企图拓展其势力,积极向海外扩张。随着海上霸权的延伸,而入侵东方诸多的国家。当此之际,闭关自守的泱泱中华,经历了十九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之后,长久以来所存在唯我独尊”的心态,一夕之间,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粉碎连带着民族的自信心也遭受重创。加之以1919由青年学生所发动名为救亡图存的所谓五四运动”,高举着所谓“德先生("Democracy"“民主”)与“赛先生("Science"“科学”)的大旗,将两千多年来儒家所倡导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民族优良人文精神”特质,视为迂腐落伍而大加挞伐。此一排斥传统优良文化的举措,甚至于扭曲发展而恶化成为崇洋媚外的社会病态心理。经此一而再的重大冲击,中国的工商企业界一向所传承的优良“儒商”精神,也难免在西方资本家“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及“垄断独霸”等思维的汹涌暗潮下,随波逐流,确实令人感慨。

不论个人或群体,“唯我独尊的心态固不可取然而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信,甚至于崇洋媚外,则是十分可悲且危险的。持平而论所谓传统文化”,虽不尽然都属优良而值得珍惜者传统文化”中“优良的特质”,乃维系民族精神与命脉的重要基因之一,无论如何,绝对不容许有丝毫的扭曲与损伤。

让工商企业永续发展之关键

无庸置疑的,健康而合理的“文化发展应该是由精神文明引领着物质文明”均衡地进展。然而,放眼当前,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连带着,国际间的交通往来也日益频繁,不同文化相互冲击、融汇的现象,也日渐明显。我们并不否认科技的进步委实提供了世人物质生活上许许多多的便捷与舒适。然而,人们若一昧地陷溺于物质的享受,则难免造成过度依赖科技”,而偏执于物质文明”的发展,其结果,精神文明”的维系与发展,也就难免相对地被轻忽了。身处于“科技至上”、“财经第一”,而“价值观”混淆、“道德标准”渐趋低落之文化“失衡”发展的时代,有远见的企业家,唯有重拾儒家的优良人文精神,而积极落实下列诸事,以建构其优质的“企业文化”,始能让其企业屹立不摇而永续发展

(一)秉持人本”思想,以奠定优质企业文化”之根基

 所谓“人本”思想,即面对一切问题,都以人”的问题为根本问题来思考。在人类的世界里,以人”的问题为根本的思维,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中庸》载: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天下事,的确没有比国政更为繁复者。孔子直言,繁复如国政大事,其成败的关键乃在于人”的问题。事实上,除了国政之外,人世间其它的种事物,又有哪一件不是由人”所思考、创作、操控的?难怪有人说:‘计算机’再厉害,还不是‘人脑’所创造的。”又说:科技的创新,永远来自于人性。”一点也不夸张。企业的兴衰成败,其根本当然也在于人”。职是,任何一位有抱负、有远见的企业家,除了必须积极凝聚并强化其内部所有人员的忠诚度”、向心力”及敬业精神”外,同时,也不能不考虑其产品的研发、设计等,是否具人性化”,更不可忽略外在客户的信赖度”,与社会大众对企业形象”的观感。因为这些关乎人”的问题,无一不是决定企业发展与存亡最根本的要素。

(二)崇尚伦理”与道德”,以建构企业之精神支柱”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之所以有别于禽兽,关键在于:人除了与生俱来”有其善根性”之外,人还懂得伦理”,也能体现道德”行为。它代表着人”的尊严”,也是决定人格”高下之所在。简单地说,伦理”是人与人之间长幼尊卑、亲疏远近”的关系定位。《中庸》载:子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世人称之为五伦”。道德”则是用以维系人际关系,及处理周遭事务的言行作为之准则”。《大学》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些所谓仁”、敬”、孝”、慈”、信”等德目”,即儒家所倡导,用以维系人际关系的各种言行准则。人类倘若欠缺伦理”观念与道德”行为,必然造成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严重混乱,甚而导至国家覆亡的后果。职是,任何企业主,如能以身作则”,并积极勉励员工崇尚伦理”、落实道德”,非但得以强化员工的忠诚度”,激发其敬业精神”与工作热忱”,同时,也能凝聚他们的向心力”及荣辱与共”之心理,更能增进客户对企业的信赖度”,提升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让企业屹立不摇,诚可谓一举多得”。

坚守见利思义”的理念,作为企业经营策略”之前提:

义”者,宜也。指人的言行作为都能合乎情、理、法之谓也。简单地说,凡事能做到恰如其份,恰到好处,即是达到义”的境地。利”则有:求一己、一时的私利”,与谋国家、社会群体长远之福泽的公利”之分。对商家、企业而言,将本求利”,乃天经地义之事,诚无可厚菲。但如果企业主利欲熏心,而利用不正当的手法,企图一时一己的不当利益,甚或,采极端的手段而杀鸡取卵”,或许能一时侥幸得逞,然,终究还是会被社会大众所识破而唾弃。因此,孔子训勉弟子当知见利思义”。商家、企业倘能摒弃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而以见利思义”为经营策略”之前提,必然能广为客户及社会群众所信赖及肯定,更得以让企业长久屹立、发展。

(四)怀民胞物与”的胸襟,落实生态关怀”及环境保护”

“人本”固乃儒家之基本思想,然儒家并未忘忽我们所赖以存活的环境,以及跟人类一起存活于世的其它万物。因而,儒家鼓励人们要时时怀“民胞物与”的胸襟,以落实“生态关怀”及“环境保护”之事。毕竟,地球只有一个,资源有耗尽之时。北宋、张载的〈西铭〉开宗明义说:“干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谓:人与万物同为天地所创造、养护而存活、成长的。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理应如兄弟般的相互照顾、扶持,进而将此爱心扩大到所有的万物,以臻于万物“共存共荣”的境界。这也就是《周易坤卦》象传所说: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道理。无奈,时下常有不肖厂商为一己之私,或图一时方便,或贪眼前暴利,而做出破坏环境戕贼生态甚至于危害人类健康之事。这非但违反法令,亦天理所不容。一旦被察觉,必为社会所唾弃,而永难翻身,甚至家毁人亡。孔子不就训诫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良知的企业家又岂能不慎

(五)体认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之理,知所回馈员工及社会

 人类乃群居动物之一,单凭一己之力,要存活于天地间,确实不易。人世间必须分工协力,才得以共存共荣,理甚浅白。孟子曾说:“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两千一百多年后,法国大文豪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père 18021870在其脍炙人口的作品《三剑客》Les Trois Mousquetaires  "中,提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么一句广为后世所传颂的至理名言,堪称异曲同工”之妙。然则,任何一家 企业的存在与发展,除了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外,当然,也需仰赖众多顾客及社会群体的支持。是故,企业家倘若不思将获利分享全体员工,并进一步回馈于社会,则难免遭员工或社会群体所唾弃。

(六)开展远大的国际视野”,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近百年来,由于科技的急遽发展,而带动了信息交通等的快速进展,除无形中压缩了人们的空间距离,使人际乃至于国际间,往来的速度加快,频率增高外,同时,也明显使人们的生活步调加快。当此之际,不仅激发了世人对于全球事务休戚与共”的意识,面对各种问题的思维,也逐渐突破往昔疆界藩篱之局限。所谓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于焉形成,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趋势,已然成为无法抵挡的潮流。身处于如此高速进展的时代,国际间各种竞争也日趋激烈。工商企业界,不论在产品的研发、设计,营运的策略,乃至,企业的组织与管理的模式…等层面,都必须能展现其开阔的“视野”,随时关注国际发展的“脉动”,进而,从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不足,让自家企业的发展成为全球的标竿。

(七)弘扬日新又新”的前瞻精神,让企业的脚步与时俱进”

《大学》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古昔商汤在其浴缸上所铭刻,用以自我惕励,无论是立身或处世,都要能“革新再革新”,精进再精进。就企业而言,当然也不例外。除了要展现其开阔的视野外,也必须随时掌握时代的脉动,发挥“日新又新”的精神,精进再精进,让企业的脚步“与时俱进”。孔子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尤其,这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或称计算器”"computer")的普遍被应用,已明显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与处事的方法,甚至于日常生活行为的取向。如今,我们已然身处于,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所谓“E世代”("Electronic Generation",面对着日新月异的诸多3C产品”,与计算机“网络”(或称“互连网”。"Network""Internet")、“大数据”(或称“大资料”。"Big Data""Megadata")及智慧机器人”(" Intelligence Robot""AI Robot" )…等等,如潮水般汹涌而至,令人应接不暇的新事物,也象征着所谓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时代的来临。身为企业家,又岂能不怀抱着“前瞻”的思维,随时掌握时代的脉动与发展的趋势,剑及履及,让企业迈开稳健的步伐“与时俱进”。

  语:

长久以来,儒家的学术思想,不仅被世人引以为立身处世之圭臬,其精神更广泛地被应用在政治、教育,甚至于文艺、经济…等方面,也确实都能发挥直接而有效的指导功能。如前所言,由于传统中国的工商界,大多能秉持儒家务本尚德”、见利思义”及民胞物与”…等精神,而形塑成功所谓儒商的优质文化。如今,身科技交通快速进展,而整体文化发展失衡”的时代,有远见有抱负的企业家,除了应该具有长远”而宏观”的视野,与前瞻”的思维外,更须积极体现儒家优良的人文精神”,作为建构其优质企业文化的核心,藉以凝聚员工的向心力敬业精神,提升公司集团的形象及社会的信赖度,以强化其竞争力并积蓄企业永续发展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