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文化探索正文

朱荣智:儒学齐家之道在台湾

www.chinarushang.cn  中国儒商  作者:朱荣智

01.JPG

爱是人类最珍贵的质量,因为有爱,所以有夫妻的结合;因为有爱,所以有儿女的孕育;因为有爱,所以有手足的天伦;因为有爱,所以有朋友的扶持;因为有爱,所以有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甚至对不相识的人,无怨无悔的奉献与牺牲。爱是信心,爱是力量,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爱是生命迸发出来的熊熊烈火。因为有爱,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爱是生命的价值,生命中如果没有爱,生命就成了黑白而没有色彩;生命中如果没有爱,生命就失去活力、失去生机。

走在用爱铺的路,特别细软;吃着用爱煮的饭,特别香甜;穿上用爱洗的衣,特别温暖;住在用爱筑的屋,特别幸福。唯有爱,才能创造真正美满的人生;唯有爱,才能促进人心净化、社会祥和、世界太平。爱情是上帝给予的礼物,生命中最大的幸福是爱与被爱。有人爱是一种幸福,有爱的人也是一种幸福。世界上最悲惨的人,是没有人爱的人以及没有可以爱的人。爱一个人所以是幸福的理由,是因为心有所主,人生变得亮丽起来,人生有了目标,生活充满活力、冲劲,再多的辛苦,也都能甘之如饴。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为了爱,可以放弃所有。被爱所以是幸福的理由,是因为心有所属。心里有了归属,就有了安全感。有人呵护、有人关心,有人细腻照料,有人嘘寒问暖,不是很甜美幸福吗?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有了爱,就天长地久。婚姻是两性的结合,两性之间由友情升华为爱情,这是很自然的事,恋爱的最后目的,就是要走向结婚的礼堂。

《大学》说:“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要能齐家,才能谈治国、平天下的事,齐家在前,治国、平天下在后。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都有能力去治国、平天下,但是每个人都要有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有好家庭,才有好社会;有好社会,才有好国家。

一、齐家之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基础,儒家思想的特色,大体言之,一是以人为本,二是重视伦理,三是讲求仁爱,四是强调忠恕,五是主张中庸,六是推崇诚信,七是爱好和平,八是追求利他。其中尤以重视伦理最为重要。每一个历久不衰的伟大的民族,都有其文化的特色和值得骄傲的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据,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伦理思想。

人在天地之间,不管是中国人或是外国人,不管是古代人或是现代人,第一重要的事,便是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在天地间扮演自己的角色。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伦的关系,人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小自家庭,大至社会、国家,甚至全人类,个人与群体都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对于人际关系非常重视,把各种人际关系,归结为五伦。《中庸》第二十章:“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孟子‧滕文公上》:“(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见中国在上古时代就已经知道利用教育的方式,教导人民做人的道理,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人人能够享受和谐快乐的生活。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在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一个人由内到外的修养功夫,面面俱到。《大学》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准备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具体表现。孙中山先生推崇《大学》的这一段话,是中国最有系统的政治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这么清楚。

中国的这一套政治哲学,由个人的修身做起,推到治国、平天下,一贯连续,包罗无遗,本末先后,有条不紊,我们如果能够循序渐进,自能修己安人,成己成物。其中齐家之道是最重要的一环,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若是非常和顺、和谐,全家人健康就有保障,孩子都会很乖巧,学业有进步,大人工作顺利,事业成功。家庭能够和顺,社会才能安定繁荣,国家才能富强康乐。有安定的家庭,就有安定的社会、安定的国家。

二、台湾如何推行齐家之道

1894年甲午战争,清廷战败,把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直至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澎湖才归还中国。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蒋中正积极提倡民族精神教育,弘扬传统中国文化。1966年大陆发动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大肆批判孔子和儒家的经典,台湾则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明定每年11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为中华文化复兴节。长期以来,两岸在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歧异,大陆实施国家政治思想教育,台湾重视家庭伦理观念。台湾在推行齐家之道方面,大体上可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三方面加以说明。

1.家庭教育

台湾地小人少,也没有什么重要的矿产资源,四面环海,除了农业产品之外,鱼类也是主要经济来源。早期的社会,科技文明并没有十分发达,人民生活简朴,不管是远亲或是近邻,人情味浓,相互关心照顾。笔者记得小时候,家里有祭祀拜拜,家母总是炒一大锅面或是米粉,祭完之后,左邻右舍是东家一碗,西家一碗,隔壁邻居家里煮好吃的东西,也会送我们一些,人情十分敦厚良善。

台湾人很多是明清时期移民过来,所以仍然保留很多中原传统文化节庆、习俗,清明祭祖,慎终追远;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祭拜好兄弟;过年祭拜天地祖先,合家吃团圆饭,都十分庄严隆重。书香门第或是士绅人家,都有家谱、家规,清明祭祖时,各房亲戚都要聚齐参加,非常盛大,过年的拜年,也是讲求长幼尊卑之礼,不可缺失。在家庭教育方面,依循传统儒家思想,主张“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父子有亲”,父母与儿女是最亲密的血缘关系,家是每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女第一个老师,儿女从父母身上学到的是最早、最直接的能力,如吃饭、穿衣、说话、走路、跑步…。父母都是疼爱儿女的,都是指望儿女成龙成凤,在社会上成为有用的人才,父母自己吃苦没有关系,再苦不要苦下一代,父母都是希望下一代会更好。父母为了照顾家庭,给儿女较好的生活享受,可能日以继夜地辛勤工作,一身兼任数个职务。台湾的进步与发展,有很大的原因是,台湾的成年人长久以来都很努力打拼,给孩子立下好的榜样,也教孩子要惜福、感恩,体谅父母的辛苦。

“夫妇有别”,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两性的关系都是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在家庭中要担当出外工作的角色,到外面赚钱养活妻儿,而女性则留在家里照顾小孩,给家人一个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过去的农业社会,民风保守,很少自由恋爱,多半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的女性都是在家里主持家务,相夫教子,男人白天在职场辛苦工作,下了班回家就要得到休息、温暖。男人在外面打拼了一天,就是希望回到家,全家人一起享受家人烹煮的温馨甜蜜的晚餐。

一般而言,台湾的家庭,由于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在管教儿女上角色的扮演,父严母慈。父亲比较威严,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求好心切,十分严厉,以致令儿女心生畏惧、逃避、叛逆,母亲则要加以抚顺、安慰、鼓励,居中协调,以维持家庭和谐、和乐的气氛。

“长幼有序”,即《论语‧学而》:“出则弟”的主张,弟同悌,友爱兄弟的意思。《论语‧子路》:“兄弟怡怡。”兄弟和乐相处。兄弟如何才能和乐呢?弟弟要像个弟弟,哥哥要像个哥哥,彼此谨守分寸,兄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礼让、互相关爱,不争不执,就能和乐、和睦相处。

不管是父子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家庭和谐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互相关爱、互相体贴、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台湾的家庭,虽然不是每个父母都有机会接受高等学校教育,但是代代相传的祖训,告诉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爱。父母爱儿女,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女感念父母的恩情,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兄弟相处,惜缘惜福,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2.学校教育

台湾的学校教育,在日据时代皇民政策下,鼓励老百姓接受日本教育,老百姓很少有机会读汉文。蒋介石主政期间,非常注重民族精神教育,发扬传统中华文化,重视伦理,讲求道德,提倡新生活运动。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儒家经典都纳入语文教材,《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童蒙教材,很多人也都能朗朗上口。

对学生而言,伦理思想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放在孝道,要教孩子知恩、感恩、报恩,同时要学习做人做事的规矩,懂得如何与兄弟、亲友、同学相处的道理,在初中、高中的教材中,有代父从军的《木兰诗》,白居易《慈乌夜啼》、《燕诗示刘叟》,欧阳修《泷岗阡表》,蒋士铨《鸣鸡夜课图》。

台湾的族群,除了原住民高山族人之外,有早期自大陆移居的闽南人、客家人,闽南人讲闽南话,客家人讲客家话,彼此语言隔阂,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之后,有数十万军队来自全中国各省市,各地的方言更是十分纷乱。国民政府实施六年国民义务教育,之后延长为九年,积极提倡国语运动,学生到学校上课,一律不准讲方言,如果讲方言,就被罚钱、罚站,语言的统一,促进了族群的融合,这对齐家之道也是大有帮助,因为婆媳之间,也许因为省籍不同而有语言的障碍,将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影响家庭的和谐。

3.社会教育

政府与民间团体非常重视母亲节与父亲节的庆祝活动,每年定期表扬孝亲楷模。至1991年起,台湾统一企业公司创办人吴修齐及中华日报每年11月举办“大孝奖”选拔活动,由各界推举奉行孝道,对直系尊亲属、公婆、岳父母、养父母善尽孝道,事迹足为楷模者,获颁奖金三十万元、金银纪念币一组及当选证书、奖座,由台湾领导人亲自颁奖,十分尊荣。其他各机关学校也有相关活动的办理。

在夫妻相处之道方面,如何追求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成年人都非常关心的课程。夫妻是同林鸟,休戚与共,要能同甘苦、共患难,在生命最无助的时候,家是唯一的靠山。百年修行才能共度一条船,能够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更是得来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有爱无碍,幸福的家庭来自和谐的对话,如果夫妻之间整天斗嘴吵架,不是相见如宾,而是相见如兵,甚至相见如冰,已经彼此冷漠,视如路人,那么,儿女在这样一个缺少温暖的家庭,怎么会有安全感?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教育?

不是每一位男女结婚之后都懂得夫妻相处之道,不是每一个父母生儿育女之后,都懂得如何教育儿女。台湾的社会比起中国大陆,相对的开放、自由,新闻媒体、大众传播,非常发达,各种教育节目、综艺节目、图书出版,对于如何齐家,都有很多的节目和书籍,有的是正面教材,有的是负面教材,正面教材当然要见贤思齐,负面教材则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者专家也经常会在各地的文化中心、图书馆演讲座谈,提出幸福家庭的要领。

另外,各种的宗教在台湾都很蓬勃发展,尤其是佛教,最为鼎盛。佛光山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主张人人“心存好心,口说好话,手做好事,脚走好路。”建立和谐的社会,先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法鼓山圣严上人强调心灵环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人人心中有爱,人人都是菩萨。慈济证严上人有四大志业,推动“慈悲喜舍”,爱心没有国界,爱人必先爱家。中台禅寺惟觉老和尚弘扬禅宗心法,净化社会人心。净宗法师弘扬净土法门,更是以儒解佛,推崇儒家伦理思想,强调“弟子规”的重要性。

三、台湾现代社会的省思

随着社会的演变,工商业的发达,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便捷,台湾家庭的结构有显著的改变,婚姻的价值观也跟以前不同,女性自主意识抬头,两性的教育权、工作权平等,很多女性纷纷走出家庭,不愿意再接受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离婚的比例逐年高升,2012年有六万对夫妻离异,居全球第三位,单亲家庭越来越多。

造成高离婚率的原因,当然有很多,包括家庭因素、财务因素、感情因素等等,还有一个原因,台湾有不少外籍配偶,他们对台湾环境不能适应,也是造成离婚率偏高的因素。另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年轻人崇尚西方思想,主张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只享权利,不谈责任。“伴”这个字,我们不只要找一个合适的伴侣,也要去做一个合适的伴侣。每个人牺牲自己的一半,才有一个完整的家,现在的家庭,很多夫妻为了追求完整的自己,所以只剩下半个家。破碎的家庭,造成社会的问题非常严重,许多青少年犯罪,大多出自单亲家庭。

自从陈水扁执政,主张台独,提出“本土化”、“去中国化”,企图割断台湾与中华民族的血脉关系,从小学到大学,在学校教材上,大量减少中国文化、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的内容,而增加本土文化、本土地理、本土历史、本土文学,台湾人文学系、台湾文学系,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多年下来,影响极大,年轻人缺少中华文化的洗礼,对传统伦理道德不再尊重、推崇,不再诵读古代经典及诗词文学,对教忠教孝、讲信修睦的道理也就不再理解与体会,不知道如何追求家庭的和谐,这对于现代的婚姻破裂,有着直接的原因。

已故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夫人辜严卓云女士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时,记者问辜先生他们婚姻成功之道。辜先生说:“婚姻是一辈子的经营。”不是吗?婚姻也是一种事业,是一种契约行为。任何事业成功之道,就是要努力经营,婚姻当然也不例外。两性的结合,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相惜,以至走向结婚礼堂,都承诺要执子之手,终生相守。古人形容,夫妻感情和谐圆满,叫“琴瑟有之”。琴、瑟是两种乐器,两种乐器一起弹奏,一定要配合得很好,音乐才能优美动听,如果步调不一致,一个太快,一个太慢,音律就不能协调。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致力齐家之道,是两岸中国人共同要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