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文化探索正文

张悦 张长怀:《老子》的“管理之道”

www.chinarushang.cn  中国儒商  作者:张悦 张长怀

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老子思想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其中,有两种认识截然相反:一种认为,老子思想是主张“清静”“无为’“不争”的,故而是一种“出世”论的隐士哲学,与“管理思想”(或曰“社会管理”,下同)无关。另一种则认为,老子是一位“远离政治的政治家”,是一位“不主张思想的思想家”,是一位“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家”,是一位“不讲策略的策略家”,是一位“教诲治世者的优秀导师”,是一位“关注现实、述而不作的隐士”,“老子思想,充满了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等等。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晚周纷乱的天下。其时,贵族骄奢淫腐,法令繁如牛毛,苛政暴如猛虎,各国互相侵夺杀戮。老子深信乱世的原因不在制度不良,而在制度的不足为治;愈是想要以仁义礼乐、明主能臣来扭转局面,则愈是纷扰人心,适得其反。于是,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世理念。老子所主张的“无为”,并非消极的不作为,而有其积极内涵——他是强调以自然或间接方式达到人为或直接方式达不到的效果。这些理念对于当代而言,仍不失为至理哲训。历史上,隋文帝、唐玄宗、宋徽宗以及明洪武帝亲注《老子》,均是从社会管理角度阐释的。

基于此,本文拟对老子关于“社会管理”方面的思想作以粗浅探讨。限于篇幅,本文着重列举老子对于这一命题的主要观点,仅略加辨析,不作详述。

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即《道德经》,下同)第25章云:“道法自然。”这里老子讲的是执政原则。只有掌握了这个总原则,治理国家才顺应天道、合乎自然,才符合民情、事半功倍。《老子》第2章所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讲的正是治世者(亦指统治者、执政者、君王、领导,下同)应该持有的指导思想。魏王弼认为,“无为”就是“顺自然”。《老子》第57章所言“我无为而民白化”,讲的即是按这个总的原则和总的指导思想管理社会,自然会出现的社会效果。

《老子》第5章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君王们的知识、智慧、经验总是有限的。如果抱着“上智下愚”的思想,或者政由口出、朝令夕改,或者横加指责、政出多门,则注定失败。所以,老子主张不要空泛议论,不要主观武断,而要顺应自然、关注民情,应当务实爱民、少说多做。《老子》第23章所言“希言自然”,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老子》第28章所言“大制不割”,其意为:最好的治理就像没有治理一样。它看似消极,其实是从更高层次上阐发了这一极其重要的治国方略。

《老子》第21章云:“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治国之要,惟在合道;合道之要,惟在修身。管理者的素质,至关重要。“大德”的品格就在于其与道一致。最大的德都是遵从道的结果。德是外在表现,道是内在因素,“德无道不立,道无德不载”。对于管理者而言,最大的德就是为民谋福。只有遵循“道”的原则与规律,才可以使“德”圆满。《老子》第55章所言“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其目的,都是要求领导者“尊道贵德”,从而体道合德,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水平。

《老子》第17章云:“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尤其贵言。”在这里,老子为我们提出了衡量管理者“社会认知、认同、认可程度”的标准。老子认为,最好的领导(管理者,下同),老百姓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百姓们想方设法去亲近他、赞扬他;最差的领导,老百姓表面害怕他,背后里轻蔑地讥讽他、诅咒他。作为一个称职的领导,应该不追求名利,不张扬自我,亲民爱民、任劳任怨,在老百姓中建立良好的口碑。《老子》第49章中讲的“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亦属同理。《淮南子·主述训》云:“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这一理念,同于《老子》。

《老子》第58章云:“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依照老子的观点看来,那些“法令滋彰”、政策“琐细苛严”的地方,民众看似顺从、规矩,其实背地里牢骚连连、奸诈狡猾;反之,那些政策宽闳、少有忌讳的地方,民众反而淳诚厚道。关键是,统治者的政策法令要“顺理合道”,为民所受、为民所爱、于民有利。正像《老子》第39章说的那样:“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这样,社会就会稳定、和谐,国家就会富裕、强盛。

纵观历史,无为而治,国泰民安;违理背道,天下昏乱。中国道教协会前会长任法融在《楼观台沿革记》一文中写道:“尧舜体道之朴,忘上下之等,贵贱之分,君民在浑然大化之中;大禹法道之自然,洪滔东流归海,万民得以生息;文武(指周代之周文王、周武王——作者注)取道之用而尚德,天下归仁;汉祖师道之性,用之以无为,乃呈‘文景盛世’;唐宗重道以仁,故有‘贞观之治’;清帝法道以普,又得‘康乾乐年’。反之,则腐坠倒悬。夏桀背道,天下大乱;商纣失道,身丧国亡;隋杨离道,民叛国倾……”

有悖于“无为而治”的统治者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一般都执着于现实性的“事功”,以“有为”思想治理天下。老子则提出了超越于“有为”的“无为”。老子认为,统治者的“有为”包括着治理者的权欲和贪欲。因而,《老子》第75章云:“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些话,可谓一针见血。故而,《老子》第3章云:“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而治”,起源于《易经》,成熟于《老子》。老子讲的“无为而治”,是一种“退一进三”“以退为进”的哲学方式,是更高层次、更深意义上的管理之道,其实质,仍是积极进取。

二、“善贷且成”,执政为民

作为一个社会的管理者,不但要有超出普通社会成员的智慧和毅力,而且还要有堪为世人表率的精神情操和奉献精神。从本质上讲,一个合格、成功的社会管理者,应该是克己奉公、睿智真诚、淡漠名利、乐于奉献的道德楷模。《老子》第41章所言“夫惟道,善贷且成”,讲的就是一个体道合德的领导,要像幽隐无闻、亘古不息的大道那样,善于帮助万物,乐于为万物奉献,最终成就万物,而它自己却依然“道隐无名”(《老子》第41章)。这个“万物”,就是庶民百姓、人民群众。“善贷且成”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领导者执政为民的全部实践的过程。

《老子》第12章云:“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很明显,老子在这里说的是领导者的政治素质。“宠辱若惊”其实是指胸怀天下兢兢业业、小心谨慎的思想境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官态度。老子认为,只有像重视自己身家性命一样去为天下人民谋福祉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只有像爱惜自己身家性命一样去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老子认为,领导者的素质还应具备谨慎作风、民本思想、为民精神,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知难而进的韧劲。对此,《老子》第57章有言:“以正治国”;《老子》第53章有言:“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老子》第26章有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第81章有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老子》第54章有言:“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这些论述,就是老子提出的“为官标准”。

在治国方略方面,老子用大量的篇幅作了详尽论述。例如,《老子》第14章云:“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治古今,是为道纪。”讲的是古为今用和正反两个方面的执政借鉴。《老子》第60章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圣人亦不伤人。”讲的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治理措施,保持社会稳定,保证人民群众“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80章)。《老子》第64章云:”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讲的是领导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化解矛盾,预见隐患、防之于未然。《老子》第65章云:“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讲的是领导者要光明磊落、行于大道,立身于世、取信于民。《老子》第79章云:“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老子》第74章云:“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矣。”此两处,老子强调的均是加强社会的法制建设。《老子》第67章云:“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讲的是领导者要爱民、节俭、谨慎和善于韬光养晦。《老子》第78章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讲的则是领导者对待困难、挫折应有的气度,对待非难、毁谤应有的胸襟,强调的也是领导者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魄力,以及执政者的坚强意志和博大情怀。《老子》第41章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如何做到以上诸个方面呢?老子在这里给出的答案是:遵道、勤政,无私、奉献。

三、知畏守廉,洁身勤政

“知畏”,就是“明道”。“知畏守廉”,就是明白“报应昭彰”的大道理,明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社会惩戒与监督的震慑力,从而恪守清廉、勤政为民。古人言:“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汉代学者马融也在《忠经·守宰》中曰:“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这些话,完全符合老子的执政观点,也完全契合我们当今的现实社会。198011月,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上,陈云书记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可谓入木三分。可见,廉政建设,刻不容缓。

《老子》第3章云:“不贵难得之货。”老子这里说的“难得之货”,有三层意思:一是稀有之物,二是贵重之物,三是本来不该得到之物。其目的,是要求执政者淡泊明志,远离贪腐、清正为官。

如何做到“淡泊明志”呢?那就是“知畏守廉”。对此,老子讲述了不少道理。《老子》第9章云:“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告诫执政者,一切的祸殃,都是由于富贵之后发生的骄纵行为带来的。《老子》第46章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认为,一切罪过、祸害、过错,均来自于个人过分的贪欲和为了实现这种贪欲而采取的偏失行为。因之,执政者一定要知足、戒贪,一定要知畏、守廉。

明白了“知畏”的道理,还要掌握“守廉”的途径和方法。《老子》第19章所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是要求执政者做到自然、随和、简朴、无私。《老子》第29章所言“去甚,去奢,去泰”,就是要求执政者做到抛弃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欲望和言行,清廉为官。《老子》第59章所言“治人事天,莫若啬”,说的是为官者掌握着社会的资源、百姓的财富,因之,要珍惜民脂民膏,戒除挥霍浪费劣习。《老子》第37章所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说为官者只要心怀百姓,抛弃私欲,就会执政廉洁,务实有为,受民爱戴。古训有言:“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官者当引为座右之铭。

清廉执政,难在经常,贵在坚持。这是因为,物欲的引诱、私欲的复萌,随时都可能让一个官员的“廉政修为”毁于蚁穴、功亏一篑。《老子》第64章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为此,老子又语重心长地告诫为官者,一定要善始善终、表里如一。只有言行如一、始终如一,方可做到真正的“知畏守廉,洁身勤政”。

四、上善若水,“为大于细”

大干世界,芸芸众生,是由万事万物组成的,而且这些因素还会朝云夕雨、瞬息万变。治理天下,既要把握好宏观走向,又要搞好微观管理。积小成大,循序渐进,方始有成,是谓“有为”。

《老子》第63章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在这里为我们阐发了一个“方法论”的道理:做难事,先从容易做的地方人手;做大事,先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老子》第8章云:“上善若水。……言善信……政善治……动善时。”老子以水为喻,惟妙惟肖地讲述了管理社会的方法要妙。其中,“言善信,政善治,动善时”是现代管理学公认的企业精神:“言善信”,就是企业的信誉度要“高”,企业的产品质量要“好”,企业的不良记录要“无”;“政善治”,就是企业的领导者素质要“雅”,企业的规章制度要“严”,企业的内部管理要“细”,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要“强”;“动善时”,就是企业的决策机构要“全”,企业的决策方式要“活”,企业的决策时机要“准”,企业的决策调整要“决”,等等。

如果将以上“企业精神”具体到一个企业领导者身上,老子的诸多论述也颇可为之所用。

《老子》第27章云:“善言,无瑕谪。”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做到以下四点:(1)业务内行,讲话专业。(2)善于鼓动,激起员工共鸣。(3)言辞简练准确,语句无懈可击。(4)除了精通专业之外,领导者还要有相当水平的文学修养,讲话结构严谨、幽默风趣、形象生动。

《老子》第27章云:“善数,不用筹策。”这里,说的是企业的领导者不但要精打细算,而且还要灵活快捷、准确有效。为此,企业领导者要做到以下六点:(1)善于进行企业的成本核算、益损考量,做到心中有数。(2)胸有全局,手有典型。宏观规划,中观管理,微观考核:(3)科学决策,及时决策,超前决策.(4)计划周密,因势而变,适时调整。(5)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手段先进。(6)管理公开透明,不搞阴谋诡计等。

《老子》第27章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这段话,说的是“用人之道”和“用物之要”。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领导必须从以下七个方面着眼和人手:(1)爱护员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选人用人要认真、谨慎、灵活、广泛、大度。(3)尊重人才。要有爱才之心,聚才之方,用才之策,励才之财,容才之量,护才之胆。(4)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最大效益。(5)勤俭节约,物尽其用。(6)搞好垃圾和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处理,防止污染环境。(7)启发员工积极自觉,使人人都有“鱼忘于渊”的感觉等。

《老子》第27章云:“善行,无辙迹。”老子在这段话里告诉了我们如何运用恰当的工作方法,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1)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2)善于对员工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3)企业决策的针对性强,员工乐于接受。(4)企业与市场联系自然、紧密、稳定等。

《老子》第27章云:“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用一句现代语言表述,这里讲的是企业的“管理控制问题”。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1)要有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科技机密管理。(2)做好企业的“管理控制”,决策落实及时、有效。企业运转灵活、高效,令则行,禁则止。(3)及时反馈信息,适时调整决策等。

《老子》第36章云:“柔弱胜刚强。”这句话,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具体表述。企业的领导者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员工教育,启发自觉,用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2)提倡软性管理,用真情感动职工。(3)正确认识“物质利益原则”,关心职工福利,用待遇留住人才等。

《老子》第45章云:“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在这里说的是企业环境、人际关系、安定团结等要素。企业领导者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把握适度原则,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2)运用柔性工作方法,灵活、自由、自觉、人性化。(3)帮助解决员工后顾之忧,让员工有一个稳定的思想情绪、安定的工作环境。(4)努力实现“无为而治”,做到目标明确、切实、科学、可行、可成等。

五、“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更深一个层次的社会管理问题,就是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古人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倾巢之下,岂有完卵”,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利在当今,功在长远,福惠万代。对此,2500年前的老子早有预言和忠告。

《老子》第42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这段话,包含有四层意思:(1)宇宙是一个整体。(2)宇宙运行有自身的规律,而且不可抗拒。(3)“道”分化为“阴阳”二气,相互作用。(4)“阴阳”二气“冲和”(中和)才有世间万物,而且可以和谐相处。可以这样说,生态文明,其实质就是生态和谐。庄子在《天道篇;,中对此曾有精辟论述:“夫明白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地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

《老子》第21章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世界里,“有无相生”。“道”的“无形”“无名”,可以产生“物”的“有形”“有名”。遵道而行,不可违,不可越,不可存有侥幸心理。爱护生态环境,必须有高度的自觉认识。道不可离物,物不可背道。《老子》第25章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其意为:人由天地而生,天地由道而生,道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人的生存和活动,受到天地的制约;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方可安居于天地之间。这两处论述中的“道”,就是自然规律,只能顺从,不可违逆,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原则。

《老子》第16章云:“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讲述了诸多道理之后,老子又从前人的教训中告诫世人,千万不可背道妄为。这是因为,万物纷纭茂盛,终归本根。回归本根,就叫做虚静;达到虚静的自然本根,就是常道。认识常道,就叫做聪明;不认识常道,违背规律做事,就会招致大自然的报复。例如,乱砍滥伐、环境污染、围海围湖造田等行为,后果堪忧;如果任其蔓延发展,甚至等于自断生路。有一位学者曾经大声疾呼:“人口在增加,城市在膨胀,雪线在升高,冰山在融解,水源在枯竭,沙尘在肆虐,空气在恶化,垃圾在剧增,森林在消失,物种在灭绝,大自然在呻吟……”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子为此开出了药方。

《老子》第80章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1)知足即富,不奢求。(2)不向大自然过多索取。(3)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老子》第44章所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告诉我们以下道理:(1)大自然承受人类的开发利用,有一个“耐度”和“极限”。(2)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立于不败。(3)“知止”的前提,就是“知足”。(4)要做到“知足”“知止”,就要有长远眼光,立足于“可以长久”。(5)“知足”“知止”,是做人做事的总原则,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总原则。例如,对于林木资源、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对于野生动物的扑杀,对于石油、煤炭、天然气能源的利用,等等,都要严格把握好这个总原则,切实做到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会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存续,有利于社会的循规发展、有序发展、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做到了这些,也才会不辜负圣哲老子对我们炎黄子孙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厚望。

《老子》第79章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大自然是最公平的,它经常帮助有德的善人。遵循老子的管理之道,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中国梦”一定会成为不久的现实。

通观《老子》的管理学说,它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既有宏观哲理,又有微观论述;既谈论了如何治理国家,又论述了怎样修持和提高管理者(治国者)自身素质;既有统体思想,又有专门论题;既阐发了管事管人的理论,又告诫人们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等。以之为官立身,则清正廉明;以之“御政理民”,则事半功倍;以之保护环境,则天人和谐。这一思想,是华夏民族的智慧宝库和精神财富,弥足珍贵,我们应当珍惜和发掘,继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