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艺术人生正文

他让阳光洒满房间

www.chinarushang.cn  中国儒商  作者:黄帅

  活着,爱着,原谅着。

  ——《战争与和平》

  曾有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支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支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支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相信这个经典的比喻,不少人都听说过,它象征着俄国文学史上几位巨匠的历史地位,更重要的是,托尔斯泰笔下有着博大浩瀚与深刻睿智的文学世界,早就成为后世眼中的普遍评价。

  今天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诞辰189年,真正的托尔斯泰是怎样的呢?这还要从他的几部经典作品说起,从中也能看到他思想流变的大致过程。

  《一个地主的早晨》 初涉文坛的激情

  《一个地主的早晨》这篇小说是托尔斯泰的早期作品,当时其文学观念还不成熟,但正因为它具有鲜明的实验色彩,才让文学研究者格外关注,从书中能看到他早年的价值观。

  托尔斯泰1828年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这段从军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现实体验和素材。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来到圣彼得堡,开始跟文学圈人士大量接触。从历史的记录里,我们今天仍然能感到托尔斯泰初涉文坛时的激情。他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当时,托尔斯泰就萌生了现实主义的文学思想,认为任何艺术都不能脱离社会生存。离开圣彼得堡后,他还曾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

  《一个地主的早晨》发表于1856年。它讲述的是一个地主在自己庄园里的改革,反映托尔斯泰站在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在撰写小说的同时,托尔斯泰在现实中开始了颇具乌托邦色彩的改良,他起草方案,准备以役代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但并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从资料上看,托尔斯泰在1859年到1862年间几乎中断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试图以己之力来推动对农民的解放。

  《战争与和平》 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

  托尔斯泰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不可撼动地位的作品是《战争与和平》。不论是多么苛刻的排行榜,这部小说都能被列入世界上最伟大的十部文学作品之一。

  浓烈的史诗情怀、对历史和人性的深沉认知,以及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构成了《战争与和平》最典型的艺术风格。尽管有读者会“抱怨”此书的卷帙浩繁,但任何一个对纯文学抱有兴趣的读者,都能在其中感受到托尔斯泰的如椽巨笔。

  全景式展示是《战争与和平》最有魅力的艺术风貌之一。根据文学史的记述,《战争与和平》对19世纪初叶俄国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作了全面的反映。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成为它描述的重点,但托尔斯泰不仅仅写战争场面,更在于借此表现战场背后的社会生活和人性。

  具体来说,小说中的四大家族——库拉金、保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和别祖霍夫,背后是俄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具体呈现载体。有评论认为,《战争与和平》体现了托尔斯泰思想中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

  也正因此,《战争与和平》以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而著称,其中不仅有对社会生活和战争场面的描述,还有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历史的沉思。比如,托尔斯泰曾说,“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他则是无关紧要的”。

  从评价来看,诸多作家和学者对《战争与和平》 都不吝赞美之辞。“人一生其实不用读太多书,有个七八本便足矣;但是,为了找到这七八本最值得读的书,则必须先读完两三千本。在数以千计的俄国文学名著中,《战争与和平》这部最伟大作家的最伟大作品,无疑就是最该读的那几本书之一”,俄国作家巴别尔曾如是说。

  同样是文坛大腕的屠格涅夫也说过,“《战争与和平》 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这部规模宏大的作品中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这部作品以高超的技艺描述了本世纪初俄罗斯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战争与和平》使我们能够更直接、更准确地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罗斯的生活,这会胜过读几百部民族学和历史学的著作。”

  《安娜·卡列尼娜》 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相比人物线索众多、情节复杂的《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巨著《安娜·卡列尼娜》是以女性的视角来批判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的。这部小说通过书写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谈到小说故事原型,据学者研究,1870年,托尔斯泰便打算写一部出身高等社会的有夫之妇失足的小说,并打算把这个女人写得可怜而无罪。1872年,离托尔斯泰的农庄五俄里的地方,一个叫安娜兹科娃的妇女,发现她的情人另有新欢,于是一气之下只拿了一些换洗衣服到图拉去,后来又返回村子,投身在货车车轮下而死。托尔斯泰目睹了这出悲剧,深受触动。

  托尔斯泰在1873年动笔开始写《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完成。书中的主角除了安娜,还有性格矛盾的沃伦斯基。他出身贵族家庭,对安娜的关切无微不至,但沉迷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他风流倜傥,激发了安娜心底的情欲,最终也将她推向了无以复加的悲剧。

  耐人寻味的是列文这个角色。列文的形象在书中堪称理想主义的代表,他也是托尔斯泰笔下颇有“自传体”形象的角色。有评论曾指出,“列文”只是一名小地主,因而他必须从事劳动,而劳动的特性决定了他全部生活的性质。尽管他对社会前景有一番自己的理解,但却无力改变现实。”

  简单地用人们熟知的“家庭幸福与不幸”来理解这部巨著是不够的,托尔斯泰借助人物和家庭悲剧来书写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社会问题。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曾说,俄罗斯民族性格中存在着深刻的“两极性”和“矛盾性”,是一个“分裂性”的民族,在安娜身上,就体现了俄罗斯文化这种本能与信仰的断裂性。因为内涵深刻,艺术成就极高,此书在文学史上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同为伟大作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曾说,“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复活》 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知名的作品。因为带有深厚的宗教情绪和道德哲思,这部作品也令不少读者深感晦涩难懂。

  小说同样取材于真实的事件。据资料显示,这个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控偷钱而遭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自己同她结婚以赎罪,不幸婢女在狱中死于斑疹伤寒。

  一方面,在对当时社会罪恶和腐朽的法律、教会制度的揭露上很难找出另一部作品有这样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当然,作为一个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的伟大作家,托尔斯泰在晚年将思考升华为更具体系化的理论,并不让人意外。只是,《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变化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托尔斯泰在晚年的思想实际上也在不断变化。

  有评论认为,“《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剧变后,呕心沥血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公认为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顶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从《复活》中也能看到,托尔斯泰渴望通过道德感唤醒人性,但也不愿意放弃宗教的寄托,尽管谈及博爱思想,但在恶行面前,依然是不抵抗的姿态。

  托尔斯泰晚年的矛盾和痛苦,最后反映在实际的行动上。思想的纠结,对现实的悲观,以及和妻子在生活中的纠纷,令托尔斯泰最终选择了离家出走。1910年10月28日他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11月20日,托尔斯泰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享年82岁。

  托尔斯泰一生思想的变化与对艺术的求索,不仅是他自己文学生涯的历程,也是俄国文学和思想的变迁。托尔斯泰的人生历程和文学成就,在历史上已有很高的评价,在未来的视角回首,托尔斯泰不仅属于俄罗斯,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黄 帅)